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公司環境照片

適應、應答紡織品檢測評估技術

一、溫度多變適應紡織品檢測評估技術

●技術介紹
本技術針對溫度多變適應智慧機能紡織品(布料、半成品及服裝系統)建立各種相應的評估流程以測定其溫度智慧適應特性,所建立評估技術包括:織物熱調節指數、布料熱逸散率特性檢測、及針對溫度適應智慧服裝系統建立之熱生理與舒適性評估技術。

●特色說明
-應用生理舒適假人建立溫度適應智慧服裝系統熱生理評估技術
-模擬真人主觀分級,參照ISO/DIS 10551: 2017
-建立織物熱調節指數評估技術,MAD<0.1
-參照ASTM D7984-16,建立織物熱逸散率檢測技術


二、濕度應答紡織品檢測評估技術

●內容介紹
本技術針對濕度應答紡織品特性建立各種相應的評估流程及評估技術,包括:分別參照ISO 16533:2014 modified method以及參照ISO 18640-1:2018+Amd 1:2019,評估變化濕度條件下其感濕發熱/降溫之最高溫差值、以及建立感濕形變智慧應答紡織品之運動後冷顫期(PCdur)評估。

●特色說明
-參照ISO 16533:2014 modified建立變化濕度下織物感濕發熱/降溫評估技術,最高升溫/降溫溫差值之MAD<0.5℃模擬真人主觀分級,參照ISO/DIS 10551: 2017
-針對感濕形變智慧應答紡織品材料特性- 參照ISO 18640-1:2018+Amd 1:2019建立熱生理舒適性評估方案及表面溫度變化評估參照ASTM D7984-16,建立織物熱逸散率檢測技術
-建立感濕形變智慧應答紡織品運動後冷顫期評估,MAD<0.5 min

三、濕熱雙適應紡織品檢測評估

●內容介紹
本技術針對濕熱雙適應紡織品特性建立雙溫濕度(20℃*65%RH/ 35℃*30%RH)條件下各種相應的評估流程及評估技術,包括:分別參照AATCC 201-2014 modified method、MS 136A建立織物乾燥速率、蒸發性能評估;並且運用溫熱流汗假人建立3階段活動模擬以評估穿著智慧機能服裝其膚溫、熱流動態變化、以及評估運動後之乾燥時間。

●特色說明
-改良AATCC 201-2014建立不同環境條件下織物乾燥速率/乾燥時間評估技術,重複量測之%RSD<6.9 %、MAD<7.6 sec
-參照MS 136A建立智慧機能織物蒸發性能評估技術,重複量測之CV%<8.4 %
-建立智慧機能服裝動態膚溫、熱流變化模擬與乾燥時間評估技術,重複量測CV%<9.9%


服務窗口

  • 服務部門:檢測及驗證部
  • 聯絡窗口:林小姐
  • 聯絡分機:7125
  • 電子信箱:lylin.0881@ttri.org.tw